时间:2022-01-14 15:52
俄罗斯销毁 “走私”食品惹民愤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5年08月12日 06 版)
“走私”食品被倾倒在荒地上销毁。 8月4日,亲政府的青年组织“EatRussian”在莫斯科一家超市检查是否有“走私”食品。
8月6日中午,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出一则视频新闻,在靠近乌克兰边境的别尔哥罗德州,好几卡车包装箱上没有任何标记的奶酪被倾倒在荒地上,压路机将其碾碎并埋入地下。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这些重约9吨的奶酪可能来自欧盟;同样被销毁的还有用假文件运进俄罗斯的两卡车欧洲西红柿和3车桃子,以及40吨“来历不明”的杏子。俄当局表示还要焚烧西班牙火腿、将波兰苹果扔进垃圾场,在全国各地计划销毁的食品总量多达数百吨。
为报复西方的经济制裁,莫斯科禁止从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进口肉类、水果、蔬菜、奶制品等食品,禁令将持续至明年8月5日。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俄对西方农产品的进口禁令对双方都是伤害。俄罗斯是欧洲农业最重要的市场之一,2013年,欧洲对俄的食品和农产品出口总额价值1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07亿元)。为补偿损失惨重的果农、菜农和奶酪制造商,以及防止价格崩溃,欧盟已花费约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6亿元)。自今年年初以来,俄食品价格飙升21%。
俄警方今年已缴获超过550吨“走私”食品。为解决“走私”西方食品的问题,上个月,俄政府提出销毁从边境“渗透”到商店货架上的食品,总统普京签署行政命令,同意从8月6日起“使用任何手段”销毁这些食物。
《今日美国》报称,这项命令不涉及公民携带入境自用的食物,但如果地方官员选择吃掉而非销毁违禁食品,将面临刑事指控。《华尔街日报》称,亲克里姆林宫的青年组织“EatRussian”已在莫斯科对好几家高端商店、餐厅发起突袭,没收那些贴着“白俄罗斯制造”标签的意大利奶酪和德国腰果。CNN称,边防警察也开始严格检查食品仓库和超市,寻找走私食品。
普京的发言人德米特里·巴斯科夫向俄新社承认,焚烧食物看起来“不那么让人愉快”,但“考虑到都是违禁品,这是必要措施”。
尽管克里姆林宫坚称,此举是为了促进本国农业发展,但民众似乎并不领情。
“退休老人、退伍军人、残疾人和孩子多的家庭,因经济制裁而饱受伤害,被迫忍饥挨饿。如果食物能吃,为什么要销毁它?”维权活动人士奥尔加·萨维利娃在请愿网站Change.org上发起请愿活动,目前已征集到32万个签名。她告诉《今日美国》报:“媒体兴高采烈地展示焚烧食物的场面,而我们很多人还在挨饿。这简直太讽刺了。”
俄罗斯领导人久加诺夫批评政府的举措有些“极端”,呼吁将“走私”食品分发给穷人或送往乌克兰东部。就连一直对政府友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索洛维约夫,都表示无法理解“经历过战时饥荒和革命后可怕岁月的国家”居然会销毁粮食。莫斯科回声广播电台称,在销毁现场,还可以看到执行了严格的物品交接手续及规章制度,实行了封闭管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市场监管人员与销毁现场工作人员正在清点数目,办理交接手续,分别签字予以确认。销毁工作结束后,工人清扫地面,现场空无一物,甚至连小的食品包装纸袋都没有。 广州销毁公司销毁方法: 1.粉碎-通过碎纸机或类似装置使物料破碎成条状或颗粒。 2.消磁-用强磁铁永久消除磁介质的数据。(专业机构可恢复) 3.物理破碎- “机械销毁”,不断剪切成越来越小件物品,直到无法识别和成为混合的废料。 ,反对派计划在圣彼得堡举行集会抗议。
对此,俄联邦动植物检疫防疫署辩解称,“走私”食品可能不安全。“人们有颗善良的心,但不理解走私的性质。”该机构如是说。
农业部长亚历山大·特卡乔夫也告诉国家电视台,俄罗斯如今无法保证西方产品的质量。“违法走私的产品应被销毁,我们只是在遵循国际惯例。让我再强调一遍,我们不能允许质量可疑的产品被送进商店,危及人民。”
对库存充足的莫斯科著名高档酒吧“Cork”而言,目前还无需考虑替换火腿、肉类、奶酪等菜单。“但如果必须这么做,我认为没什么不能用国内产品替代的。”经理安东·菲利波夫告诉《华尔街日报》。
《莫斯科共青团》报称,在违禁食品销毁现场,当地村民争相捡拾水果蔬菜。一位居民在社交网站上写道,自己捡了一篮子稍微开裂的西红柿,还有一袋桃子,这些水果虽已被碾碎,但还能酿酒。
返回目录 上一篇
8月6日中午,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出一则视频新闻,在靠近乌克兰边境的别尔哥罗德州,好几卡车包装箱上没有任何标记的奶酪被倾倒在荒地上,压路机将其碾碎并埋入地下。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这些重约9吨的奶酪可能来自欧盟;同样被销毁的还有用假文件运进俄罗斯的两卡车欧洲西红柿和3车桃子,以及40吨“来历不明”的杏子。俄当局表示还要焚烧西班牙火腿、将波兰苹果扔进垃圾场,在全国各地计划销毁的食品总量多达数百吨。
为报复西方的经济制裁,莫斯科禁止从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进口肉类、水果、蔬菜、奶制品等食品,禁令将持续至明年8月5日。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俄对西方农产品的进口禁令对双方都是伤害。俄罗斯是欧洲农业最重要的市场之一,2013年,欧洲对俄的食品和农产品出口总额价值1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07亿元)。为补偿损失惨重的果农、菜农和奶酪制造商,以及防止价格崩溃,欧盟已花费约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6亿元)。自今年年初以来,貌似杏花村的假酒是安丘一名市民收到的1878瓶顶账酒,由于外包装与真品极为相似,以为是杏花村酒,后来喝着不对劲,才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安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向山西市场监管部门求证后了解到,这些酒是外包装酷似杏花村的冒牌酒,仔细对比真品查看“杏花村”三个字才能发现不同之处,否则根本无法从外观甄别。 惠州销毁公司,俄食品价格飙升21%。
俄警方今年已缴获超过550吨“走私”食品。为解决“走私”西方食品的问题,上个月,俄政府提出销毁从边境“渗透”到商店货架上的食品,总统普京签署行政命令,同意从8月6日起“使用任何手段”销毁这些食物。
《今日美国》报称,这项命令不涉及公民携带入境自用的食物,但如果地方官员选择吃掉而非销毁违禁食品,将面临刑事指控。《华尔街日报》称,亲克里姆林宫的青年组织“EatRussian”已在莫斯科对好几家高端商店、餐厅发起突袭,没收那些贴着“白俄罗斯制造”标签的意大利奶酪和德国腰果。CNN称,边防警察也开始严格检查食品仓库和超市,寻找走私食品。
普京的发言人德米特里·巴斯科夫向俄新社承认,焚烧食物看起来“不那么让人愉快”,但“考虑到都是违禁品,惠州销毁公司,这是必要措施”。
尽管克里姆林宫坚称,此举是为了促进本国农业发展,但民众似乎并不领情。
“退休老人、退伍军人、残疾人和孩子多的家庭,因经济制裁而饱受伤害,被迫忍饥挨饿。如果食物能吃,为什么要销毁它?”维权活动人士奥尔加·萨维利娃在请愿网站Change.org上发起请愿活动,目前已征集到32万个签名。她告诉《今日美国》报:“媒体兴高采烈地展示焚烧食物的场面,而我们很多人还在挨饿。这简直太讽刺了。”
俄罗斯领导人久加诺夫批评政府的举措有些“极端”,呼吁将“走私”食品分发给穷人或送往乌克兰东部。就连一直对政府友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索洛维约夫,都表示无法理解“经历过战时饥荒和革命后可怕岁月的国家”居然会销毁粮食。莫斯科回声广播电台称,反对派计划在圣彼得堡举行集会抗议。
对此,俄联邦动植物检疫防疫署辩解称,“走私”食品可能不安全。“人们有颗善良的心,但不理解走私的性质。”该机构如是说。
农业部长亚历山大·特卡乔夫也告诉国家电视台,俄罗斯如今无法保证西方产品的质量。“违法走私的产品应被销毁,我们只是在遵循国际惯例。让我再强调一遍,我们不能允许质量可疑的产品被送进商店,危及人民。”
对库存充足的莫斯科著名高档酒吧“Cork”而言,目前还无需考虑替换火腿、肉类、奶酪等菜单。“但如果必须这么做,我认为没什么不能用国内产品替代的。”经理安东·菲利波夫告诉《华尔街日报》。
《莫斯科共青团》报称,在违禁食品销毁现场,当地村民争相捡拾水果蔬菜。一位居民在社交网站上写道,自己捡了一篮子稍微开裂的西红柿,还有一袋桃子,这些水果虽已被碾碎,但还能酿酒。